百家争鸣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就是儒教、玄门、释教,九流就指的就是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一、儒家儒家的首创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理论的焦点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敬服,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
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他也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势。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黎民“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他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小我私家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相传孔子著《春秋》,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
其中《乐》厥后亡佚了,《诗》《书》《礼》《易》《春秋》被后人称为“五经”。说到这要跟大家说一下“四书”。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是纪录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门生言行的语录。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纪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破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明日孙子思的门生,有“亚圣”之称。
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儒家的代表人物另有荀子。
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在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用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天性需求。可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荀子的这种主张,被称为“性恶论”。荀子革新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努力合理身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道家学派的首创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也就是春秋时期,身世于消灭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
老子提出“道”的思想,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的哲学里包罗着富厚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他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
庄周是宋人,身世于消灭贵族家庭,曾做过小官。厥后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此外,鹏程万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成语故事都是出自《庄子》。
三、墨家墨家学派首创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
阻挡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仕宦要重视才气,打破旧的品级看法,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兼爱”是指消除亲属,贵贱的划分,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非攻”是指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尚贤”是主张任人唯贤,阻挡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墨家思想代表平民黎民的愿望。四、法家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生长的,今世一定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举行政治革新,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也就是说法治的工具是宽大臣民,除国君以外,岂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德约束。
主张君主要使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韩非子主张建设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开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设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生长趋势。
所以《韩非子》的内容思想主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此外,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凑数、郑人买履的成语故事是出自《韩非子》。五、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良好的军事家孙武。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一部军事名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就出自这本书。今天此书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许多西方的军事学校都把它列为课本。战国时期,孙武的子女孙膑继续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写成了《孙膑兵法》。
训练题1、(2016上中学)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2、(2016上中学)“四书五经”是古代文籍中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的文籍是( )A.《春秋》 B.《诗经》 C.《周礼》 D.《易经》3、(2015下小幼)下列人物中,相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籍,并删修《春秋》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4、“东施效颦”出自( ) A.《孟子。
本文来源:亚搏体育app官网入口-www.gdxinqiang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