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外国教育资料http://www.cvae.com.cn/zgzcw/gjbj/200910/c371d45e099e48e2b768813207e492ad.shtml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建忠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些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国认识到生长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生长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生长和革新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1987年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柏林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1989年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条约》,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生长的指导目标和政策。
1999年4月26-30日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大会提出了新的时代和新的生长模式的看法。认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庞大机缘与严重挑战的时代,它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化趋势增强,竞争压力加剧,国际界线正逐步消失,资本和劳务流动增加,网上商业流动增加,世贸组织的职位和作用增强,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蓬勃生长,服务工业迅速增长,闲暇及用于文化和旅游运动的时间增加,预期寿命延长,职业的变化增加了人们的焦虑并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新的生长模式将是以人为中心,注重环保,保持可连续性生长,促进宁静文化,推动社会革新,促进社会和教育的全纳性,向人民授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造就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大会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1世纪展望--致团结国教科文组织总做事的建议书》,呼吁各国革新职业教育,以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和生长职业教育,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相同的有效机制,建设开放的、灵活的和面向学习者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增强产教联合,增加投入,开展全民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国际互助。大会的主题事情文件以中国的谚语作为引语:"当风向改变时,有的人筑墙,有的人造风车"(whenthe winds of change blow,somebuilds Walls,other build windmills),集会认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之风眼前,不应消极地筑墙挡风,被动应付,而应努力主动地借助时代的风势,大造风车,抓住机缘,迎接挑战。 1994年欧盟委员会揭晓《增长、竞争力和就业》白皮书,指出职业教育是变化中社会的催化剂,强调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淘汰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994年12月欧洲理事会通过决议,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该计划为期5年,从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整个预算6.2亿埃居(现称欧元)。1999年欧洲理事会又通过决议,实"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期行动计划。1998年12月欧洲理事会通过决议,实施"欧洲之路"跨国培训,偏重于与事情相联的培训(含学徒制培训),到场"欧洲之路"跨国培训的学生可获得由欧盟统一印制的"欧洲之路"培训证书。
1996年欧盟委员会揭晓《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指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商业国际化和科学技术迅猛生长的需要,要转变看法,同等看待物质投资和教育投资,教育和培训是无形投资,造就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增强企校联合,生长种种形式的欧洲学徒制培训,造就学生的就业能力。1991年世界银行揭晓《职业和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书,指出生长中国家要想在迅速的经济和技术厘革时代竞争乐成,不仅需要资本投资,而且需要智力投资,造就大批高质量劳动力,因而需要增强中小学教育,缔造宽松的政策情况,勉励企业到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共机构举行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效率,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泉源多样化,促进职业教育时机均等。 各国也都接纳措施努力生长职业教育。
90年月以来,美国通过了《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和《由学校到就业法案》,以加大联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力度。1997年德国制定了"职业教育革新计划",强调修改和完善职业培训条例,开发新的职业培训领域,勉励企业努力到场,鼎力大举造就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值认可职教普教学历资格,增强职教吸引力。
1998年澳大利亚制定了《通向未来的桥梁--1998-2003年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强调增强产教联合,建设适应学生和就业者需要的,为终身技术培训打基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不少国家鼎力大举增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如匈牙利《职业培训法》(1993),挪威《职业培训法》(1980),芬兰《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法》(1991)和《学徒制培训法》(1992),丹麦《职业教育培训法》(1999)。 世界各地域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60年月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管进步不是太显着。
根据团结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6年撤哈拉以南非洲职业教育学生占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数的比例为5.3%,阿拉伯国家15.3%,远东及太平洋13.6%,南亚1.5%,拉美及加勒比26.3%,欧洲26.7%,世界平均13%。情况讲明,职业教育生长水平的崎岖同经济生长水平(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的生长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收入水平和中等教育水平越高,职业教育生长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反映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生长是受着外在和内在需要的拉动。撒哈拉以南非洲自60年月以来,南亚自80年月以来职业教育的生长出现下降的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生长国别间的差距也很大,高的到达60%以上,如德国、部门东欧国家及个体拉美国家,低的不足10%,如一些非洲、南亚国家及个体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和地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生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对促进就业增长起的关键作用。
欧盟的研究讲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的风险就越小,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长的人,1995年欧友邦家20-29岁年事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22%,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14.1%。在30-59岁年事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11.4%,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7.6%,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为4.7%。
生长职业教育特别是年轻人的职业教育被视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国际职业教育生长的若干趋势 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相同。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门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设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相同的机制。
不停增强职业教育生长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息争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基础的问题是建设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买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时机,鼎力大举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势,进一步拓宽出口,解决等值认可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1)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已往,荷兰绝大部门职高学生结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仅有个体学生有时机继续接受高职教育。
从80年头开始,政府允许更多的学生报考高等职业教育。到80年月末,职高学生升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比例到达10%,1998上升到30%,统计分析讲明到2000年可到达45%,有不到的50%职高学生结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
25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从7.7万人增加到29万人,占16-19岁年事组学生的一半。到1995年,有29%的职高学生升入了高职院校,但专业间有些差异,技术专业为30%,农业18%,经济32%,卫生保健和社会服务23%。 芬兰实施初中后和高中后两级分流,注重职高和高职的相互衔接。
芬兰实施9年义务教育(9年制综合学校),9年义务教育后实施分流,1994年综合学校结业生有55%的人升入普高,31%的进入职业教育机构,另外14%或升入其他类型学校或体学(1%的进入民众高中、5%的进入综合学校十年级,8%的暂时休学)。高中后再举行分流,职高学生经考试及格可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科技术院校,芬兰称AMK机构),个体的职高学生也可报考大学,普高学生经全国大学入学考试既可升入大学也可进入高职院校。
这就形成职高普高与高职、大学相互衔接与相同的局势。90年月芬兰职业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生长高等职业教育,组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1年芬兰通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法》,决议生长高等职业教育,在合并了85所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新组建了22所试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试点事情从1991年秋开始到1999年底结止,检检验收后这些院校将成为永久的法定机构。
芬兰生长高职的目的是提高高职的学历条理,适应劳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视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学制3-4或5年,实行学分制,满学分为140-160学分。
课程的设置分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和结业设计。学历资格相当于大专或本科条理。
1992-93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6400人,平均每校招生290人,院校平均规模以后将逐步扩大到1000-3000人,以提高办学效益。芬兰生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着重要意义:同原来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相比,提升了学历条理,学生的结业资格相当于大专或本科条理,增强了高职的吸引力;建设了职高和高职的相互衔接的机制,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受教育的时机。 韩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约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40%。
韩国中等职业学校包罗:农业高中、技术高中、商科高中、渔业和海洋高中,学制3年。1995年韩国有上述四类职业高中461所,在校生312万人。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自1979年韩国鼎力大举举行高等职业教育--低级职业学院。
学制2-3年,实施学分制,主要造就中级技术人才。1995年头级职业学院145所,在校生569,820人,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技术、农业、渔业、照顾护士、环卫、家政、社会实践、艺术和体育等。具有高中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可报考低级职业学院。每年为对口专业的职高结业生保留30-50%入学配额。
通过国家资格认证考试的手艺人及具有划定事情年限的工人也可报考低级职业学院。1995年头级职业学院录取率约为1∶4。 (2)买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的路径。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职位,为职高学生提供受的时机。70年月以前,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相相同,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中等职业教育结业生再学习两年,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恒久以来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相互阻遏,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时机均等,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德国许多州划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认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结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还划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结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
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s)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NVQ)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接纳措施,认可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s)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NVQs)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A-levels)具有同等职位,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另外,英国还正在思量实施学分累积和转学分制度,允许学生选择更多的融合了普教和职教的单元制综合课。
韩国允许低级职业学院结业生报考大学,已到场事情的低级职业学院结业生还可到场开放大学及韩国空中和函授大学的学习。 由于普通高等院校注重的是新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因而还很难完全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历的等值认可。如何等值认可职教普教学历资格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息争决的问题。
挪威的做法是,综合高中职业班学生如想报考普通高等院校,需3年高中后再学习一年普通教育课,以取得报考资格,但这增加了职业班学生一年学习年限。无论如何,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措施,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2.生长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 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生长水平决议的。现在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这样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
在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都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生长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了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设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相同的有效机制,处置惩罚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结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由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
瑞典和挪威生长综合高中具有代表性。 生长综合高中挪威起步比力早。1974年挪威通过《高中教育法》,决议鼎力大举举行综合高中。
今后设立的高中学校均为综合高中。1994年挪威实施教育革新,决议普及3年制高中。现挪威高中学校绝大部门为综合高中。1994年教育革新的重点是鼎力大举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行厚基础、宽口径课程,将高中阶段原来的100多种专业调整合并为13个学习领域,它们是:商业学习;音乐、舞蹈和戏剧;竞技体育;艺术、手工艺和设计;木匠;工程和机械;修建;宾馆和食品加工;技术;电力;农业、渔业和林业;化学制品和处置惩罚;卫生和社会学习。
前三个学习领域属普通班,面向升学,其余属职业班。1996年普通班学生占50.1%,职业班49%。综合高中的课程结构是文化基础课加专业定向课。文化基础课包罗语文、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体育,共5门,学生第一学年以学习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定向课从第二年开设。
3年高中结业职业班学生也可报考高等院校,但需在第四年另外学习一年普通教育课程,以取得报考资格。 30年来瑞典高中教育体系结构举行了两次重大革新。
一次是1970年的革新,将普高和职高合并为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只分普通班和职业班,普通班学制3年,为升学作准备,职业班学制两年,面向就业。另一次是1992年的革新,进一步完善综合高中办学体制,统一学制,将职业班的学习年限也延长为3年,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国家课程,将原来的500余种专业课程调整为16个学习领域,它们是艺术、工商治理、儿童保健、修建、电力、能源、食品、手工艺、卫生保健、饭馆餐饮、工业、公共媒体、自然资源使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通工程。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属普通班,面向升学,艺术学习领域属艺术班,其他学习领域属职业班。
每种学习领域下设若干个专业。综合高中分班不分校。不管是普通班、职业班还是艺术班,都要学习8门配合基础课:语文、英语、社会学习、数学、理科、体工和艺术课,约占总课时的1/3。
专业课从第二学年开始。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联合,市政区可凭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开设地方课程。
综合高中结业生均有资格报考高一级教育。1995年新型综合高中在全国全面实施,1998年高中入学率到达98%,实际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瑞典和挪威生长综合高中有以下配合特点;(1)通过立法保证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执法权利。
挪威修改了《高中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划定所有16-19岁的学生都有接受3年高中教育的执法权力,该权利自完成义务教育后的4年内有效,接受学徒制培训的学生实行2+2制,该权利在5年内有效。1991年春末瑞典议会通过《瑞典学校法》,划定所有16-20岁的学生都有权接受高中教育,各市政区要凭据学生的愿望举行高中阶段教育。(2)延长受教授年限,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为学生以后升学就业打下文化教育基础。挪威和瑞典高中第一学年均以学习文化基础为主,第二和第三学年以学习专业课为主。
瑞典划定,基础课至少应占教学总时数的1/3,专业课约占50-60%,选修课占10-20%。挪威划定,三年平均文化基础课应占教学总时数的35%,专业课65%。(3)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制止过早专业化。
1992年瑞典教育革新后,将原来的500余种专业课程调整合并为16个国家学习领域,挪威将高中阶段的职业定向课由100多种合并为13种。(4)努力生长学徒制培训形式。挪威实行"2+2"制,到场学徒制培训的职业班学生头两年在学校学习文化基础课,后两年在企业接受实训,学习年限比其他学生多一年。瑞典1997年开始现代化学徒制的试点事情,1998年5月约有20个市政区到场。
生长现代学徒制培训主要是适应劳动力市场对高质量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不停变化着的需要,使社汇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努力到场职业教育,凭据企业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到场学徒培训的学生要与学校和企业签订条约,其中划定了培训的内容。学徒培训结业后学生有资格报考高等院校。 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革新,造就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教育革新是职业教育生长的焦点问题之一。
各国革新的重点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注重增强职业教育中的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造就摆在突出位置。 (1)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 鼎力大举调整专业设置和结组成为中东欧国家90年月职业教育革新的一个重点。
战后中东欧国家学习苏联履历,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着配合问题,专业过窄过细,适应性不强。1989年后,一些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资助下对职业教育举行革新,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厘革的需要。波兰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数由1982年的527种淘汰到1986年的241种,1993年又进一步减至138种。1989年之前匈牙利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内容过窄过细,专业数达600余种,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伍,职教师资气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没有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缺乏吸引力,学生辍学率高,如中间技术学校辍学率为18%,技工学校24%。
1993年匈牙利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所同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互助,开始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大幅削减专业数,以后又多次调整。两国专家事情小组先对电力、冶金和修建行业专业设置举行调整增删,后又调整金融、保险、商业和企管行业,1994年调整规模扩大到环保领域,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生长的需要。 (2)增强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 情况掩护是关系到人类可连续生长的重大问题,一些国家日益关注职业教育中的环保问题,设置与环保有关的专业,开设环保科目,在课程增加情况教育模块,在和谐中渗透情况教育因素。德国在双元制培训中开设了"水供应和垃圾处置惩罚"专业,造就水供应、污水和垃圾处置惩罚技术员。
法国在"职业学习证书"(BEP)课程中开设"化工和污水处置惩罚专业",在"职业能力证书"(CAP)课程中开设"都会卫生"专业。西班牙的培训中心开设"大气、水、垃圾和污染分析"专业,造就情况助理技术员。德国的培训条例划定,环保是冶金和化工专业的一门理论考试课,理论考试课共设11门。
西班牙的职业学校在课程中添加"情况卫生"教育模块。英国在国家职业资格(NVQs)化工和冶金专业的课程中注入情况教育因素。欧盟委员会在《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中提出学生在高中结业时应掌握两门外语的目的。
欧盟委员会从1995年开始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整个预算6.2亿欧元,计划划定要增强职业教育学生外语能力的造就,实施跨国职教学生交流项目,团结开发外语课程和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辅助质料,开发适应每个职业领域或经济部门详细需要的课本,勉励自学。 (3)以能力为本位 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能力造就,这些能力包罗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计划和决议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互助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认为,下个世纪最重要的品质将是学会学习(learningto learn),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前所长HermanSchmidt博士称之为独立学习的能力(independentlearning)。 (4)造就创业能力(entrepreneurship) 创业能力的造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题事情文件指出,创业能力是普通教育和技术职业教育应造就的焦点能力之一。欧盟委员会的《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指出:要造就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要鼎力大举造就就业能力,勉励自主就业,为青年开办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情况。职业教育通过开设有关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造就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就业能力,进一步开发就业的新途径,吸纳社会就业人员。
从而为增加就业时机作出孝敬,密切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政府要为职业教育结业生的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简化种种手续,减免种种税费,从而为学生创业提供宽松的外部情况。
(5)教育新技术的运用。 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使教育履历着一场深刻革命,消除了学习的距离感,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技术辅助学习将对终生学习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向学习者提供多途径、多条理的学习,满足他们的教育和培训需要。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生长技术辅助学习(technology-basedlearning,简称TBL)。
技术辅助学习就是在教与学系统、电信系统及国际互连网上使用的种种硬件和软件,它可以极大地促进教与学,在学习的时间和所在上具有灵活性,成本效益高,能促进受教育时机的均等和公正。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教育机构向边远地域的人口实施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如果在国际互联网上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边远地域的人口可凭据他们的需要和时间选择适合于他们水平的课程,利便时也可重复学习。
此外,通过国际互联网开展交流信息,开发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增强各国间的互助。团结国教科文组织将通过它的网址扩大国际职业教育项目(UNEVOC)网络和服务笼罩面。 4.增强企校联合,生长现代学徒制度。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随着时代的生长,许多国家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生长现代化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面临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学徒制培训在增加就业时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努力生长学徒制培训。为适应工业结构的变化,除传统工业外,一些国家开始在向阳工业实施学徒制培训。不少国家的履历讲明现代学徒制培训是实现产教联合的一种好形式,在个体国家它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1996年欧洲理事会要求欧洲委员会就"学徒制在增加就业时机中的作用"举行调研,受欧洲委员会委托,1997年荷兰经济研究所提交题为"学徒制在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时机中的作用:学徒制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陈诉的结论是学徒制培训对改善青年人的就业前景起着关键作用。
1996年欧洲委员会揭晓《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强调鼎力大举增强企校联合,生长种种形式的学徒制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欧盟各成员国建设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努力生长学徒制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大部门欧洲国家,一些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不少拉美国家。
生长学徒制培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丹麦、奥地利等国规模比力大,制度比力完善。学徒制培训在德国和奥地利称双元制,在丹麦称交替培训。
各国生长学徒制培训的水平纷歧,如欧洲一些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到场学徒制培训形式的学生比例是,丹麦56%,德国和奥地利42%,英国34%,荷兰20%,卢森堡13%,法国和比利时11%,西班牙10%,意大利4%,希腊和葡萄牙3%。德、丹、奥三国的低失业率和高经济成就同其蓬勃、完备的学徒制培训有着重要的联系,它造就了大批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学徒制培训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战后其规模却不停萎缩,1990年有35.2万人到场学徒制培训,到1994年仅有21.6万人。
1993年英国政府拨出125亿英镑,通过中介组织--工业培训组织,用于生长现代学徒制项目,此举受到企业、培训机构和社会的广泛接待。澳大利亚在完善现有学徒制的基础上,实施了"新学徒制",特点是学生在校时就可到场学徒制,拓宽学徒行业领域,除传统行业外,还包罗新兴工业如公共媒体、娱乐行业、信息技术等。
政府向接受学徒的企业提供津贴,企业对学徒培训的内容、方法实时间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结业后学徒资格可在全国规模内获得认可。 为增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1994年韩国实施了"2+1制",即学生在头两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年则在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现场实习培训。
1998年建设了40所示范学校,从1999年起"2+1制"在技术高中推广。一些国家颁布《学徒法》,规范学徒制。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制定了《学徒制与工业培训法》规范举行学徒制培训,省建立了学徒制与工业培训委员会,由13名成员组成,除一名主席外,企业主和雇员各有6名代表。委员会的职责是就行业和工种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向省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建议,省各行业还建立了学徒制培训委员会,由21名代表组成,除一名主席外,企业主和雇员各有10名代表。职责是分析培训需求,就培训内容、尺度和行业工种资格认证提出建议。
大多数行业还建立了地方学徒制培训委员会,每个由5名成员组成,除一名主席外,企业主和雇员各有2名代表组成。职责是监控学徒制培训计划的实施,就当地行业学徒制培训和资格认证提出建议。
典型的学徒制培训有几个要素: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条约;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视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术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人为;社汇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配合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条约;培训竣事后经考试及格授予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学徒制培训有着一些优势:首先是学徒制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学徒工的就业前景比力明郎,大部门学徒工结业后能被原企业任命。
例如,爱尔兰学徒工结业后的任命率到达95-100%。奥地利失业的前学徒工的平均失业时间比其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要短,前者平均为60天,后者平均为80-100天。在前东德各州,学徒制培训结业后有3/4的学徒工被任命,失业的为19%,接受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仅有27%的找到事情,失业率为70%,15个月后后者有50%的找到事情,失业的为23%,而前者的就业与失业率划分为71%和8%。
其次是实训内容由社汇合伙人配合制定,适应企业的需要,突出对学徒工实践操作能力的造就。最后,学徒工在企业接受培训不光不缴纳学费,而且还享受学徒人为,一般为技术工人人为的50%,以后按比例逐年增长,大大提高了学徒工的经济独立性,这也是学徒制培训具有吸引力的其中一个原因。
5.生长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时机均等 时机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团结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观点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生长全民职业教育观点,并作为大会的6个议题之一。根据大会的《建议书》,全民职业教育观点是指建设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生长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时机,同时转变看法,勉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造就男女职业教育教师努力,生长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要拓宽笼罩面,特别是要面向边缘群体、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
边缘群众指的是失业者、过早离校的学生和失学青年、边远地域人口、农村贫民、土著住民、都会贫民、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但不具事情和生活条件的劳工,从事有害事情的童工、灾黎、移民和履历武装冲突的退伍武士。《建议书》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临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建议书》还指出,实施全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投入,实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鼎力大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男女职业教育时机均等,提高职教教师的职位和待遇,增强企业到场。
1994年12月欧洲理事会通过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的决议,决议制定了19项目的,其中有5项涉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时机均等,即接纳详细措施,向未接受过一定培训的处境倒霉的青年人,特别是向那些毕了业但未接受一定职业培训的青年人提供职业培训;向那些由于社会经济、地理或民族因素或由于身体或智力残疾因素导致处境倒霉的人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时机,特别关注那些受风险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被社会和经济清除的人;制定有效的职业培训政策,使配合体所有工人要在整个事情生活中不受歧视地享受继续职业培训的时机;促进职业教育男女时机均等及有效到场,特别是向他们开放新的事情领域,勉励他们在职业中断后重返事情;促进移民工人及其子女和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时机均等及有效到场。 6.增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中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门,资助学生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偏向,使学生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的生长。近年来外洋职业指导泛起以下生长趋势:(1)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生长纲要"(CareerDevelopment Guidelines),它是一份开展职业指导运动的纲要性文件,对职业成熟水平、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作出详细划定。(2)开设职业和小我私家生长课程。
内容主要包罗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需要和志向,造就自控和自助能力;制定小我私家未来生长计划,抓住一切时机,接纳行动;相识种种职业及资格要求、事情待遇和条件;学会作决议;学习有关求职技巧,如撰写简历、填写申请表和到场面试。职业指导课常由经由专业培训的专职教师教学。(3)开展生计教育(careereducation)。
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进各学科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造就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及正确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离开教授生计教育的内容。(4)应用盘算机辅助升学和就业指导系统。
该系统使用兴趣、个性倾向、职业偏好观察,人一职业匹配系统,教育和职业计划系统,职业分类和职业尺度系统,提供升学和就业信息查询。(5)设立职业指导中心。为向成人提供职业指导,一些国家设立了职业指导中心,开展小我私家和小组咨询,提供种种职业指导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求职培训。不少大企业也设立了职业指导中心,向员工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企业努力勉励并协助员工不停学习学习,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为提升晋级缔造条件,员工职业指导服务包罗小我私家职业计划。
(6)注重职业指导的公正原则,增强对妇女和残疾人的职业指导。(7)同伴资助。同伴相互资助在一些学校很是盛行,这可有效地带来努力的同伴压力,在学习、社会运动和职业计划方面同学间可相互资助。
(8)生活技术培训。包罗造就分析问题息争决问题的能力,外交能力,与人互助共事的能力,自我就业的能力等。(9)建设学生小我私家档案。
许多国家学校的职业指导计划还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小我私家档案,要求学生填写小我私家兴趣、理想、以后的升学或就业计划等有关质料,填写历程也是一个自我评价和前途计划的历程。(10)实地观光。
一些国家的学校组织初三年级学生观光机场、警员局、企业、银行、饭馆、大学、广播电台、医院等单元,实地相识各单元的事情情况,增加感性认识,使课堂生活同现场履历直接联合起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11)开展网上指导。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些蓬勃国家建设了网上职业指导系统,提供种种职业、升学和就业信息,还通过国际互连网开设职业和小我私家计划课程。此外,网上还提供兴趣、个性倾向和职业选择目录及求职技巧、如何撰写简历和面试等方面的指导。
网上指导被称作"自我服务"职业指导。除政府部门在网上提供职业指导信息外,教育机构、企业、专业机构、工会也将升学或就业方面的信息推到网上。一些国家将职业指导员的电子邮件地址放在网上,利便学生联系,有的还在网上举行职业指导公然论坛,有的正在试验通过国际互联网交互式电视集会系统提供职业咨询。
欧洲实施了网上跨国职业指导项目,网址是:www.estia.edu.goteborg.se,提供4个国家的升学、事情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信息,项目不久将扩大到欧洲14国。在下个世纪网上职业指导和咨询将逐渐普及。 二、政策建议 凭据国际职业教育的生长趋势,并联合我国职业教育生长的实际情况,拟提出以下若干政策建议: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计划中等职业教育的生长规模,合理确定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
《纲要》中提出的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全国平均在60%的比例有显偏高。从一些蓬勃国家的情况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差异很大,现在仅有少数职业教育蓬勃的国家如德国和奥地利及部门东欧国家到达60%的比例,象韩国和芬兰在40%左右,而日本仅为24%。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基本是以学校为主的、终结性的教育,缺乏吸引力,供应和需求在一定水平上存在失衡,高中阶段职教学生比例现在确定在40%左右为宜,经济生长水平和教育普及水平高的地域还可适当降低,分流的重点放在高中后,其他地域则放在初中后。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生长,将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结性教育,建设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相同的新机制,特别是要接纳有效措施,制定有关政策,等值认可职教和普教学历资格,允许优秀的职教学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买通、拓宽职教出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连续保持职业教育的生长动力。
--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结构,理顺办学治理体制,加大地方统筹力度,形成以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职业高中为主的办学模式,逐步将中专、技校调整合并为职业高级中学,同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革新,造就同现代比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增加适应性。鼎力大举推进课程革新和课本建议,开发编写面向21世纪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和课本。以能力造就为本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把创业能力的造就摆在突出位置,开发就业的新途径。
注重环保教育和外语能力的造就,相识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鼎力大举增强教师造就培训事情,建设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加速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造就培训基地的程序,形成和完善重点和一般职教师资造就培训基地全国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接纳"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同外洋团结造就培训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
--增强产教联合,生长现代学徒制培训,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争取到2005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接受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比例到达5-10%,提供实训的企业要任命其中大部门学生,建设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强有力联系。同时借鉴外洋履历,以执法的形式硬件约束有条件的企业到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提供须要的实训场所、设施和人员。主要参考资料: Alex, laszlo.1997.German-Hungariancooperation to support Hungarianreforms in vocational training.In 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Traning,No.11,May-Augus,p63-9. Atchoarena, David and FrancoiseCaillods.1999 Technical education:a dead end or adapting to change?In Prospects Vol. XXIX, no.1, March 1999. 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Authority (ANTA). 1999.ProvidingLife-Long Skill Training throughan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Training System: The AustralianExperience Communitied. 1997.Promoting Apprenticeship trainingin Europ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of Vocational Training (CEDEFOP).1995. Coherence between compulsoryeducation, initial and continuingtraining and adult educationin Sweden.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of Vocational Trining (CEDEFOP).1995. Coherence between compulsoryeducation, initial and continuingtraining and adult educationin Norway. European Commission. 1994. Growth,competitiveness, employment;the 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into the 21°t century. Whitepaper. European commission. 1996. Learningand teaching: Towards the Learningsociety.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Currentsituation regarding vocationaltranining in Latin America andthe Caribbean. European Commission. 1999. The1999 Employment Guidelines. European Council. 1994. Counicldecision of 6 December 1994establishing an action programme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European Community vocationaltraining policy (LEONADARDAVINCI).In OJ No L 340,29.12.1994. Eurydice. 1999. Education systemsin Danmark. In http//www.eurydice.org. Eurydice. 1999. Education systemsin Norway. In http//www.eurydice.org. Eurydice. 1999. Education systemsin Sweeden. In http//www.eurydice.org.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IAEVG) 1999. Strategies forVocaional Guid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Korean Research Institure for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KRIVET). 1999. Reform and Innovation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Korea. Kozek, tadeusz. 1997.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training-Polish experience.In 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Training, No.11,May-August,P53-62. Minstry of Education, Republicof Korea. 1996. Education inKorea 1995-1996. Netherlands Economic Institure.1997. The role of apprenticeshipin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andjob creation: the significance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forthe labour market, final report. Power, Colin N. 1999. Technical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Prospects Vol. XXIX, no. 1,March 1999. Schmidt, Herman. 1999. The ChangingDemands of the 21°t Century:Challenges to Technical andVocational Education, keynotepresentation in Second International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Education, Seoul, Republic ofKorea, 26-30 April 199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on The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1999. Recommendations. Wiltshire,Kenneth. 1999. Rapporteur-General''sOral Report. In Final Reportof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Education, Seoul, Republic ofKorea, 26-30 April 1999. 中华人民共国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革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事情集会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书社出书,1999年版。黄尧:《深化职业教育教学革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造就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奋斗》,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第17期,p14-P19。
本文来源:亚搏体育app官网入口-www.gdxinqiang168.com